2024/02/06
淺談腳踝扭傷 – 亞急性期 (受傷48小時後)
文/ 柯孟維物理治療師
上期介紹了急性期(受傷後24~48小時內)的處理
這次將介紹LOVE(亞急性期,48小時以後)之處理原則及民眾可以嘗試的運動建議。
第一,負重(Load)
在不增加疼痛的情況下實現最佳負荷有助於修復、重塑組織,增強肌腱、肌肉和韌帶的承受能力,由於扭傷時,韌帶大多有撕裂及腫脹狀況,因此患者大多不敢活動腳踝因而失去部分關節活動度、肌力下降及本體感覺受損。適度承重並非將身體重心強壓在患側上,而是在疼痛忍受範圍內給予關節內壓力,以期達到日常生活所需關節角度、促進本體感覺恢復。那麼我們腳踝關節活動度大約是幾度呢?通常是背屈20~30度、蹠屈40~50度、外翻15~20度、內翻30~40度,若未能達到這些角度,可能會懷疑腫脹導致、肌肉過緊或無力、關節內骨頭間滑動不足等問題,建議找相關專業釐清原因。
第二,正向(Optimism)
樂觀的病人通常有更好的治療結果且與預後有關,研究上,樂觀者較能接受自身處境且相信透過醫療人員及積極治療能夠及早痊癒。
第三,血管新生(Vascularisation)
心血管活動在處理肌肉骨骼損傷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受傷後的幾天內應開始進行無痛的有氧運動,以提高動力和增加血流到受傷結構。及早的活動和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身體功能,減少需要使用止痛藥物的情況。
第四,運動(Exercise)
強而有力的證據支持運動在治療踝關節扭傷和減少再發傷害方面的應用,預防慢性腳踝不穩定的問題。
以下介紹亞急性至慢性期之運動
(1)肌力訓練:利用彈力帶做腳踝四種方向之阻力訓練,一個方向做10下,每下5秒,每次2回,一日建議執行3次
(2)本體感覺訓練:在地上標出十字形,患側腳站十字中心,患側腳膝蓋微彎且中心對準腳趾第二趾,膝蓋與腳尖走向相同,避免膝蓋內夾或外彎,健側往十字形各方向來回移動,患側腳踝不會有過度翻起壓下的狀況即可,單次做10回,一日建議執行3次。
(3)功能性訓練:當患部沒有疼痛後,可以練習單腳站、單腳跳等不同難度之訓練。 以上3種動作可依據個人肌肉耐受程度互相搭配執行。
總結如下,腳踝扭傷後的治療選擇雖然不少,但大多都遵循的這些原則介入,且腳踝受傷的變化差異性大,民眾須有一定的基本觀念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並及早恢復健康。若以物理治療為例,有儀器治療(冷熱敷、超音波、雷射...等)、徒手治療、運動治療。謹記正確的觀念即能安全有效的促進健康。希望此次的分享可以幫助到大家!
*此為治療原則及相對安全之運動,仍建議運動時能有專業人員一旁協助,若有造成不適或有其他專業問題,請找相關專業醫療人員詢問喔!
圖源: David J. Magee. 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
參考資料:
Dubois B, Esculier J-F. Br J Sports Med Month 2019 Vol 0 No 0. Soft-tissue injuries simply need PEACE and LOVE.
David J. Magee. 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
圖片來源:123RF
其他相關訊息
2024/06/21
健康從「筋」開始-淺談筋膜與日常保養的重要性
2024/02/06
淺談腳踝扭傷 – 急性期(受傷後24~48小時)
2023/10/30
姿勢決定痠痛有多少
2023/10/30
肌少知多少,運動要趁早
2023/09/15
復健治療(物理治療)沒有效?
2023/09/15
肌少知多少?
2022/11/25
全身柔軟操
2022/11/25
手部關節舒緩運動
2022/11/25
上下樓梯容易 GO 初階版
2022/11/25
簡單體能訓練
2022/11/25
膝關節自我檢測
2022/11/11
動靜態平衡訓練
2022/11/11
肌力訓練
2022/11/11